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举行“麒麟文化知多少”主题探索会,请你参与。
    1. (1) 汉字探源。

    2. (2) 设计“麒麟形象”海报。

      小深同学:我从《说文解字》中查到,麒,仁兽也,从鹿其聲;麟,大北鹿也,从鹿岸(1n)声:两个字都与鹿有关。里面还说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

      小圳同学:麒麟常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请综合以上信息,参照图片,用“麒麟”自述的口吻,从外形、象征意义、文化特色三方面撰写一份介绍词。(不少于80字)

    3. (3) 制作展板,内容如下: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年画、剪纸、刺绣、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随着麒麟文化发展,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相相如生。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瑰宝。

      请阅读展板上的文字,选出正确答案: (  )

    4. (4) 策划组想拟一副关于麒麟的对联,贴在班级门口,现广泛征集同学们的稿件。(温馨提示:下联可以不含“麒”字)

      上联:麟游凤舞中天瑞

      下联:

    5. (5) 麒麟舞是深圳民间一大特色,外联组准备邀请家长下周三15:00 到校二楼体育馆参加体验区的亲子活动。请代表九(1)班班委会给家长写一封邀请函。要求: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90字左右;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 1. 名著阅读
    1. (1) 《水浒传》名著导读指出:“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同学们梳理了林冲与武松两个主要人物的反抗道路进行比读并展开了讨论。

      小深: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而获罪,整个过程虽是被动,但也可以看出林冲本性中有暴虐、破坏因子的。

      小圳:妻子在岳庙被高衙内调戏时,林冲的第一反应是扳过来打一拳,之所以“手软”是因为认出了高衙内的身份。

      小深:由此可见,林冲一开始就是矛盾的,林冲在事件之后,一路向东逃亡,因取暖、讨酒喝的问题与庄客们发生冲突......总之,林冲的获罪流放从起因到经过无不是被推着走的被动接受过程。

      小圳:武松的报仇之路与林冲不同。无论是景阳冈打虎,还是斗杀西门庆,乃至醉打蒋门神,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的侠士。

      小深:武松离开孟州城后,一夜逃亡,休息途中被张青、孙二娘手下误抓,后又扮作行者前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和杨志。在路上又因醉酒打了孔亮引发双方矛盾,最终被所救,得以继续前往二龙山。

      小圳:这些英雄们,从决定反抗,到最后的落幕,在《水浒传》的世界里,他们永远都是我心目中闪耀的明星。

  • 1. 请按要求完成写作。

    岁月无声,惊喜就像温暖的阳光,突然洒落在生活中,点亮了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它可能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可能是一次出乎意料的邂逅,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但它总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莎莉文老师让水冲刷海伦的手心,不断书写“water”,送给海伦的,是唤醒灵魂的惊喜;爸爸帮助莫顿一步步走下悬崖,送给他的,是超越自我的惊喜;张岱泛舟西湖,送给湖心亭赏雪人的,是得遇知音的惊喜……

    请以“送你一份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种在敦煌的花

    常沙娜①

    ①1936年的秋天,爸爸回国了。自从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惊奇地发现了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又在吉美博物馆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掠去的大量敦煌唐代绢画,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一向倾倒于西洋艺术的他受到了极大震撼。在深刻反省自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无知、漠视和“数典忘祖”之后,爸爸下定决心要离开巴黎,回国寻访敦煌石窟。

    ②1942年,重庆国民政府指令教育部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爸爸被推荐担任筹备委员会的副主任。他是那种有想法就一定要实现的人,敦煌是他魂牵梦萦的圣地,现在自己终于有机会去敦煌圆梦了。梁思成先生早就听说常书鸿一直金念不忘敦煌,他对爸爸说:“如果我身体好,我也会去的,祝你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先生也鼓励爸爸要“学习玄奘苦行僧的精神,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把敦煌的工作做好,做到底”

    ③1943年2月,他终于带着他组织的第一批研究所工作人员动身去了敦煌。那里黄沙漫天,生活苦不堪言,工作更是困难得常人难以想象,但是亲眼看见了那么多神秘绚丽的壁画、彩塑,亲身感受到一千多年古代艺术的神奇魅力,爸爸完全陶醉了。留着一把大胡子的张大千和他的弟子当时还在莫高窟,后来他走了,临走时和爸爸开玩笑,说留在敦煌的工作将是“无期徒刑”。但爸爸一点都没后悔自己的选择,敦煌这个艺术宝库太伟大了,保护敦煌石窟、研究敦煌艺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哪怕真是无期徒刑,他也下定决心要坚持到底,而且更坚定地要把我们母子三人都接过去,在敦煌安家落户。

    ④1943年晚秋,我们的家从重庆搬到了敦煌。那年我12岁。

    ⑤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来到莫高窟,可惜不记得那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是1943年的11月几日了,只记得千佛洞前大泉河里的水已经完全冻结,变成了一条宽宽的、白白的冰河。迎接我们的晚饭准备好了,摆在栗子上。待我定下神来,才看出桌子中心摆着一碗大粒盐、一碗醋,每个人面前摆的是一碗水煮切面。我愣了一会儿,问:“爸爸,有菜吗?”爸爸回答说这里没有蔬菜,今天来不及做好吃的了。他只能功我们:“你们先吃吧,以后慢慢改善。明天我们就杀只羊,吃羊肉!”

    ⑥这就是我到千佛洞吃的第一顿饭。永远刻在我记忆中的除了那碗盐、那碗酣,还有爸爸那无奈的神情。当时我心里酸酸的,觉得爸爸很可怜,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他除了工作,还要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又要安慰,又要功导,他肩上的担子实在太重、太重了!

    ⑦在千佛洞的新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我每天兴致勃勃地蹬着蜈蚣梯,爬进洞窟临摹壁画。那时洞窟都没有门,洞口朝东,早晨的阳光可以直射进来,照亮满墙色彩斑斓的画面。彩塑的佛陀、菩萨慈眉善目地陪伴着我,满目佛相庄严,莲花圣洁,飞天飘逸,我如醉如地沉浸其中,画得投入极了,兴致上来,就放开嗓子唱歌。随着太阳转移,洞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而我意犹未尽,难以停笔。

    ⑧晚上,大家清闲下来,又没有娱乐的地方,爸爸就组织画速写,就在中寺前后院之间的正厅,两头连起挂两盏煤油灯,请当地的老百姓做模特儿,大家围在那里画。另外,磨颜料也是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爸爸他们做试验发现当地的红泥可以做红颜料,黄泥可以做黄颜料,就发动大家动手研磨泥已,自己做颜料。傍晚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院里、屋里,人们各拿一个碗一根小棍,一边聊天一边磨颜料。条件太简陋了,但是大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都很愉快。爸爸在他的回忆录中形容当年的气氛是“乐在苦中”,真是准确极了。

    ⑨爸爸还带了很多波斯菊的花籽,那时敦煌没有波斯菊,其实这种来自西域的花很适合在那里生长。自从爸爸种下花籽,波斯菊就在敦煌扎下了根,长得非常茂盛,非常漂亮。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工作千头万绪,爸爸还想着要养鸭、养鹅、种花。他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一心要在戈壁中的敦煌创造像故乡江南那样的好生活。如今,莫高窟绿树成荫,白色、粉红、玫瑰红的波斯菊盛开,看见波斯菊我就想起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波斯菊就是爸爸的象征。

    ⑩在大漠荒烟中,我修行着自己艺术人生第一阶段没有学历的学业。60多年后的今天,在画册上、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再看到自己十几岁时的临摹作品,我依然会怦然心动: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殿堂神圣的氛围,会迸发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注释】①作者常沙娜,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她自幼跟随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父亲常书鸿在敦煌学习临摹壁画,从此便与敦煌结缘。

    (摘自《青年文摘》,2024年3月刊,有改)

    1. (1) 阅读④-⑨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艺术人生第一阶段还修行了哪些内容?
    2. (2) 请谈谈第②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 (3) 仔细阅读第回段,说说为什么在“我”的心目中,波斯菊就是爸爸的象征?
    4. (4) 结合上下文,说说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少年纯真的激情融入艺术殿堂神圣的氛围,会发出多么灿烂的火花!”

    5. (5) 文章记叙了爸爸从离开巴黎到带着全家扎根敦煌,字里行间始终流消着一种浓浓的情怀,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在过往的阅读或身边的人物中,请举出类似的例子,并谈谈他们对你的启发。
  • 1. 探索会后,小圳同学对诗词这一类文化遗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1) 根据积累,帮他补全古诗文句子。

      序号

      关键词

      古诗文句子

      出处

      信心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奇寒

      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沉痛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沧桑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民俗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公正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2. (2) 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有一处关键词与诗句不匹配。这处是 (填序号)
    3. (3) 小圳读诗文后,看到第④句诗的关键词,立马想到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帮他补充完整。
  • 1.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各题。

    热播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迎来了网友们的强势围观后,九年级同学举办“文物归乡路”资料搜集分享活动。

    【材料一】

    文物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

    《逃出大英博物馆》采取拟人手法,讲述了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的故事。

    虽然剧情不长,但剧中的诸多小细节却掀起网络热议。为什么小玉壶的脸是脏兮兮的,还惊奇于一个柜子(屋子)可以住两个人?因为大英博物馆从未善待瑰宝,很多文物在陈展时随意挤在一起,有的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为什么小玉壶向记者郑重强调自己是“盏”?因为在遥远的异乡他国,鲜有人了解中国文物细腻而灿烂的背景,更无从记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也正如短片所影射的,由于管理混乱,这些艺术瑰宝并不能发挥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反而要面临被偷盗、被损毁、被挂上电商平台的命运。

    再放眼全世界,在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还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据统计,仅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那些背井离乡的瑰宝,在颠沛流离中记录着令人唏嘘的故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

    (选自《北京日报》评论员关末)

    【材料二】

    天龙山佛首:百年颠沛,含笑而归

    天龙山石窟造像高雅柔和、雄健优美、飘逸多姿,世称“天龙山样式”,是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百年前,天龙山遭人觊觎,遭到中国石窟寺史上最为惨烈的劫掠。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了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境外。

    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了天龙山流失的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的踪迹。经过多方努力,2021年7月24日,流离九十八载,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带着千年不变的微笑,终于回家。这微笑,是对劫难的蔑视,更是对祖国繁荣的祝福。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通过高清图像对比、成分分析、显微观察、荧光照相等科技手段,对佛首和第8窟佛身进行了系统的科技分析,尝试对佛首原貌以及来源进行了复原和追踪。全方位讲述天龙山石窟文物的悠久历史。

    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一路见证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

    资料夹

    2019年7月13日,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云冈石窟第7窟鲜卑装人物头像,由美籍华人王纯杰夫妇护送回国,并捐赠给山西博物院。

    2019年8月23日,中国政府成功将流失日本的八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

    2019年11月13日,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鼎先生将购得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2023年10月25日,澳大利亚向我国返还共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

    2024年1月28日,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

    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我国政府与20余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成功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

    【材料三】

    1. (1) 小深和小圳同学就收集的资料展开了讨论,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深: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后,“文物回归”在同学中引发了极大的共鸣。

      小圳:我们的组员也有以下感想,可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A:“玉出选”这一情节与国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文物的情感深深相应,打动人心。

      B: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不适合使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系统科技分析。

      C:大英博物馆内的很多中国文物甚至没有保护罩,任由往来游客触摸。

      D:“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青少年只有奋斗进取,才能守护华夏神州。

      小深: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雾翔曾经这样说:“文物在原生地保护,才最有尊严,否则没有家,也没有根。”只有文物回家了,才谈得上文物保护。由材料二得知,文物“回家”的途径有、我国政府追索、等。

    2. (2) 参考【材料三】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图表信息并得出你的结论。
    3. (3) 我国的文物流失让人心生沉重,请你对现有文物的保护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 1.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①作文

    题目:可以预约的繁星

    要求:

    书写规范, 字迹清楚, 不少于600字;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②作文

    坐一会儿,欣赏树的姿态,聆听风的声音; 坐一会儿,翻开一本尘封的书,打开收藏记忆的抽屉; 坐一会儿,沏茶、聊天、看市井人间……坐一会儿,便可感受美好,积蓄力量,继续前行。那你想和谁坐一会儿呢?

    请以“和坐一会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书写规范, 字迹清楚, 不少于600字。

  •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原因

    ①怒江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两山之间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流有时悄声细语,有时雷声阵阵。

    ②紫红的三角梅拥挤在山脚,亮白的陈年积雪闪烁在山巅。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坐落在峭壁和陡坡之间。那一座座垛木房,就像长在千年古树干上的苔藓,湿漉漉地延展。

    ③当雄浑壮丽的山河打开自己的怀抱,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

    ④我靠近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向外张望,却怎么也无法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当年我只是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有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壮美。”一位年近七十的游客对我说道。原来,老人年轻时在怒江州工作,后来返回北京,前些年老伴去世了。他说:“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我常常感到寂寞,现在进入这山河的怀抱,我才像回到家一样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

    ⑤车行至怒江第一湾,江水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朋友们,其实这条江到雨季才会发怒,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导游的声音把我们的目光引回车内。我们的导游姓李,五十多岁模样。这个年龄的导游似乎不多,但她却比我遇到过的许多导游做得好,她不是在背导游词,我们能从她娓娓动听的解说中感受到她对这片山河的熟悉与深情。

    ⑥为了驱散旅途的疲惫,李导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李导的家乡在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其中的一个赶马人。泥石流、桥梁损毁、大雪封山……十多年里,她流血流汗,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

    ⑦值得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她的家乡和外界的联系变得便捷。

    ⑧前些年,她参加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也让赶马人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烁的商场……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她认识到: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

    ⑨在短暂的失落和迷茫之后,她决定从熟悉的生活中拔脚而出。于是,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为一名导游。

    ⑩我们在老姆登村停车休息时,一抹阳光落在对面的皇冠山上,山顶的“皇冠”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色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热情地一一指点。看到自己在相机屏幕上成为一位头顶“皇冠”的“老皇子”,那位北京老人咧开嘴笑了,李导也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

    ⑪汽车继续前行,“丙中洛”三个字赫然出现在一块竖于路边的石条上。从路边观景台眺望,对面云雾缭绕的山坡上满是盛放的桃花,桃花和村寨在雾气掩映下,朦朦胧胧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那里是人神共居的地方!”李导大声说。那位北京老人接着说:“那是一个天上的村寨……”

    ⑫李导带领着大家,向如画的山河更深更远处走去。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延伸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

    ⑬我不由感慨,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勇气,收获快乐,收获美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理清写作顺序是读懂文章的一把“金钥匙”。请结合全文,根据提示把下图补充完整。

    2. (2)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一个又一个村寨攀上山腰,坐落在峭壁和陡坡之间。

      ②第⑩段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

    3. (3) 下面的语句都描写了怒江江水。请说说这些语句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溜索》

    4. (4) 文章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 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 , 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 , 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注释】①宅幽而势阻:所处幽静而山势险阻。②盘旋:徘徊流连。③茹:吃。④时:定时。⑤毁:诽谤。⑥车服不维:没有车马与礼服的束缚。⑦理乱:天下治理得好或者不好。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便还家 要:  ②处处之 志: 

      曰 或:  ④黜陟不 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3. (3) 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以写实的叙述把缥缈的想象说得很逼真”。甲文①②段中有多处内容可以印证这句话,请任选一处进行分析。
    4. (4)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桃花源”和“盘谷”都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桃花源”位于桃花林尽头的奇山秀水之中,桃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社会、家族安乐繁盛的美好象征,这个地名寄托着作者。盘谷的位置在,它幽静险阻的环境适合志趣高雅的隐居者在其中流连、居住。

  • 1. 柳公权的楷书具有“结体紧密、笔法锐利、字形瘦硬、筋骨明显”的特点,下列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