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

更新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3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pan>12</span></strong><strong><span>小题,每小题4分,共</span></strong><strong><span>48</span></strong><strong><span>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pan></strong>
  • 1. 《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禁闭、阻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该记述(   )
    A . 可用于研究早期国家的建立 B . 符合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 C . 可作为研究部落时代的信史 D . 反映出权力更替中的斗争色彩
  • 2. 南朝《弘明集·释驳论》提到,这一时期南方有些寺院“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或商旅博易,与众人竞利……或指掌空谈,坐食百姓”。据此可以推知(   )
    A . 僧侣与世俗统治者矛盾加剧 B . 寺院经济兴盛带动南方开发 C . 佛教发展得益于统治者推崇 D . 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 3. 运用如表材料研究唐朝对外交往,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

    史料

    史料简介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壁画

    描绘了唐朝前期十分流行的以快速、热烈、刚健为特色的中亚胡旋舞,舞者扬臂急速旋转,舞姿非常优美

    武则天诏令

    《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曾诏令“蕃国使入朝,其粮料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宜给六个月粮”

    何家村窖藏文物

    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大陶瓮中,有中亚粟特的金银带把杯、西亚兽首玛瑙角杯、萨珊(今伊朗)凸圈纹玻璃杯

    A . 均为一手史料真实可信 B . 《唐会要》史学价值最高 C . 莫高窟壁画不属于史料 D . 多种类型材料可相互佐证
  • 4. 现存最早详细记录纺织技术的文献出现于1090年前后。我们从如图中所见许多缫丝机由两名工人操作,机器上还装有踏板。如果两台机器进行缫丝,则一天的产量达到2869克生丝是可能的,这个数字不亚于19世纪时使用蒸汽动力工厂工人的日产量。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时期(   )

    北方的缫丝机(宋代《蚕丝图卷》,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A . 家庭副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B . 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C . 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D .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 5. 明代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后,指出“记识”的器官是“脑”而并非“心”,但嘉道年间士人俞正燮不以为然,说中国人与西洋人“藏府不同,故立教不同,洋人巧器……盖为人穷工极巧,可见心窍不开”。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传统社会转型任重道远 B . 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 C . 西学东渐受到士人阻碍 D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6. 如图是某高中学生整理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整理的主题应是(   )

    A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B . 中国迈向现代化经济的历程 C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D .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 7. 如表为战时内迁兵工企业分布情形表(截至1938年底),据下表可知(   )

    迁入地

    内迁兵工企业数量

    内迁兵工企业名称

    重庆

    7

    金陵兵工厂,巩县兵工分厂,广东第二兵工厂,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广西第一兵工厂,炮兵技术研究处外本部及炮弹厂、枪弹厂,济南兵工厂,上海炼钢厂

    四川

    2

    航空兵器技术研究处,巩县兵工厂

    贵州

    3

    广东石林兵器厂,广东面具厂,中央修械所

    云南昆明

    3

    军事光学器材筹备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韶关飞机制造厂

    湖南

    3

    汉阳火药厂,汉阳兵工厂,汉阳炮厂

    广西桂林

    1

    汉阳炮厂第一分厂

    共计

    19

     
    A . 抗战时期经济中心向西转移 B .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 . 西南地区军事体系不断完善 D . 我国兵工企业受到沉重打击
  • 8. 1978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选择了6家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到1980年底,扩权试点企业增加到6600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商业系统扩权试点企业,1980年为8900家,占商业系统独立核算单位的50%。通过改革(   )
    A . 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B . 我国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 C .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和经营活力 D . 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9. 据估计,约公元前3200年,两河流域南部有农村112个,小镇10个,小城1个。同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出土了一块约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的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这可用于说明(   )
    A . 两河流域独特的文化特点 B . 苏美尔已经迈入文明社会 C . 西亚国家形态已初步显现 D . 城镇的形成推动文字出现
  • 10. 在1300年的仪式上,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高坐在君士坦丁皇帝宝座上接受群众朝拜,他头戴皇冠,胸挂十字架,手中的牧杖与腰间的宝剑同时熠熠生辉,并高声叫喊道:“我是恺撒!我是皇帝!”由此推知(   )
    A . 教会与世俗王权实现平衡 B . 奠定了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C . 君权神授理论的政治实践 D . 教权达到巅峰并渐趋衰落
  • 11. 1906年,英国驻德黑兰公使沃尔特·A·斯特说道:“俄国革命对这里有一种令人震撼的影响。俄国发生的事情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那种新的精神似乎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波斯人对我们的统治者感到厌倦,并开始考虑他们有可能建立一种模式更好的政府。”“这里”当时正在发生(   )
    A . 俄国十月革命 B .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C . 伊朗立宪革命 D .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 12. 2023年3月29日,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冈萨雷斯在出席国际商会活动时表示,虽然当前全球贸易数字总体尚可,但仍有很多因素在损害多边贸易体制,包括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不断加剧的大国竞争、贸易限制性的产业政策的复苏,以及令人担忧的补贴竞赛,全球面临走向脱钩、自给自足和“技术民族主义”的道路。这表明(   )
    A .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B . 反全球化思潮成为共识 C . 多边贸易体制逐渐瓦解 D . 自给自足是新发展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strong><span>52</span></strong><strong><span>分。</span></strong>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览会,亦称展览会,是十八世纪前后兴起的一种大型人类聚集活动。它集展示、贸易、科技、文化、娱乐等元素为一体,创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一种崭新的形式。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万国工业博览会正式开幕,那晚,女王这样写道:我去了机器展厅,在那呆了两个钟头,多么有趣的参观,让人大开眼界。从前手工制作需要花费几个月,如今用精美无比的机器,一会儿就能完成。我们看了欧德哈姆发明的织布机……维特华兹先生发明的刨铁机和削铁机,削铁机能轻松把铁片削成半英寸厚的铁片,好像铁块和面包一样软!

    ——《维多利亚女王日记》

    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中国展区所展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宫灯、花伞、绘画等传统手工艺品。

    ——马敏《中国博览会通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材料二  直到二十世纪初,在振兴商务、发展实业的背景下,国内的博览会事业才逐渐兴起。1906年,晚清农工商部在京师开设劝工陈列所,“专供陈列中国自制各货,供人观览,以为比较改良之张本”。稍后,各省会和通商大埠均有仿行,或辟专馆陈列本地区精良农工商品,或借鉴欧美,特别是日本的经验,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劝业会……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将中国博览会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

    ——马敏《近代博览会资料汇编》

    材料三  2023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和世界进入“进博时间”。自2018年第一届进口博览会举办的六年来,进博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参展企业越来越多、展品越来越丰富、开放举措更加有力,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提升了外资企业对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预期和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

    ——摘编自苏丽锋《进博会越办越好,彰显中国高水平开放》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参展物品的差异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出现博览会事业高峰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从参与到主办博览会历程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体系是由诸多国际行为体组成的整体。世界国际体系的变迁如下表

    阶段分期

    具体体现

    区域性国际体系(17世纪以前)

    城邦国际体系:与部落、城邦联系在一起,相对独立,自成一体

    帝国区域性国际体系:多元并存(如东亚中华帝国体系、北方游牧帝国体系、大中东伊斯兰帝国体系和欧洲教会帝国体系)

    现代欧洲国际体系(17世纪—19世纪末)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一系列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维也纳体系:协调体制,维护欧洲和平与均势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维持德国欧陆霸权地位

    欧洲殖民扩张体系(15世纪末—20世纪初)

    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美日独立后参与瓜分世界

    全球性国际体系(1919年—1991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欧洲霸权走向衰落,亚非拉独立运动

    雅尔塔体系: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70年代多元力量兴起

    裂变中的国际关系(1991年后)

    非西方世界崛起,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遭遇挑战;种种矛盾显现,成为未来国际体系难以逾越的问题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选择一个具体的国际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你对所选体系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所选体系与史实相吻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 15. 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指出应从民族分布的空间布局和社会结构调整来促进,构建更深层次的民族互嵌格局是推动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抓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30日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秦汉和元明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社会发展的概况。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图二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