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 . 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 .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 . 课桌的高度为1.5m
  • 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B . 误差就是错误,只要想办法是可以克服的 C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仍不可以避免误差 D . 采用精确度足够高的测量仪器,误差就可以消除
  • 3. (2021八上·佛山期中) 以图中哪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正在下降的跳伞员是静止的(   )

    A . 地面 B . 降落伞 C . 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 . 正在上升的无人机
  • 4. 关于速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B .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 . 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D . 物体运动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 5.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 . 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和时间成反比 D . 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 6. (2020·眉山)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 . 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 . 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 D . 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
  • 7. (2021八上·遵化期中) 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 . 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 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 . 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 8.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0八上·滨湖期中) 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 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C . 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 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
  • 10. (2019九上·芜湖月考)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B .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C . 甲物质在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 . 乙物质在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 11. (2018八上·莱城月考)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
    A . 所用时间为2.4h B . 所用时间为2.6h C . 平均速度为48km/h D . 平均速度为50km/h
  • 12.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 .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 13. 古典小说里有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说这句话或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为参照物,在刮大风之后,又以为参照物的.
  • 14. 某网站的论坛上记载:“ 太空中一小天体于昨晚子夜时分与木星相撞,发出巨大的响声,惊醒无数梦中人……”;你认为其内容是的(选填 “真实”或“不真实” ),理由是
  • 15. (2017·黄冈) 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声波是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 16. 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

  • 17. (2020八上·绥滨期末)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8. (2020·成都) 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热量。
  • 19. 小明是长跑健将,他参加1000m长跑比赛,终点计时裁判手中的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用时s。

  • 20.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

三、实验题
  • 21. 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1) 该实验小车的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3. (3) 小明通过计算得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整个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 22.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 (1)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2. (2) 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3. (3) 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min 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 (4) 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99 ℃的水将处 于态.
    5. (5) 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成小水 珠造成的.
四、计算题
  • 23. 为了三峡工程,大量库区居民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而他们原来所居住的房屋被拆除、爆破掉.在某次定向爆破中点燃引线后,引线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安全距离至少为100m,当引线长40cm时,引爆手若要安全离开,跑开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 24. 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
    2. (2) 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 (3) 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6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距大山多远?(声速340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